户外儿童乐园的发展历程

2021.06.11 14:02

1837年,幼儿教育之父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命名为幼儿园的社会性幼儿教育机构,体现了人类对于儿童价值的承认。让儿童得到快乐的愿望逐渐在

 1837年,“幼儿教育之父”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命名为“幼儿园”的社会性幼儿教育机构,体现了人类对于儿童价值的承认。让儿童得到快乐的愿望逐渐在世界上引起共鸣。德国政治家将其介绍到英国,通过英国的博览会传入美国等国,并由传教士带入日本等国家。
    19世纪初,体育活动逐渐国际化并出现了较为完整的体育组织,对儿童户外游戏场地的发展是个很大的促进。儿童户外游戏场地最初起源于美国,至今有140多年的史。1845年,自由贸易公司中的儿童游戏场地(JosiaMajok设计)受到家长和儿童的青睐,促进更多公园开辟儿童专用场地。1858年,美国第一个城市公园—纽约中央公园的建成促使欧美掀起了“城市公园运动”,市民可以享受到更多、更便利、更舒适的休闲场地。美国的第一个学校附属儿童游戏场地于1868年建在波土顿的一所公立小学内]。1886年,该市建立了第一个儿童沙地乐园,1887年,纽约市通过了“建造含有儿童活动场地设备的小型公园”的立法,并最早在波士顿、纽约和芝加哥给儿童提供户外游戏场地。20世纪初美国引发“儿童游戏场地运动”;1906年,成立“全美儿童游园协会”,通过杂志推动儿童游戏场地的发展;此时,美国幼儿园内广泛开展游戏场地的建设工作。滑梯秋千攀爬架跷跷板、旋转木马等游戏设备的生产制造行业也应运而生,产品大量出现在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中。此后,欧美各国户外儿童游戏场地不断增多,例如幼儿园和小学的室外、街头公园、城市和郊区的社区活动场地等均有设置。此时,游戏器械较单一,只能局限于一定形式的游戏活动开展,对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和安全因素考虑欠缺。
    1924年,《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提出儿童应享有游戏和娱乐充分机会的权利。国际建筑师大会于1933年通过的雅典宪章《城市规划大纲》首次在国际学术界提出居住区内应建设儿童游戏场地的号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开始重视居住区布设儿童游戏场地的问题。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室外游戏场地上开始出现各种建筑材料以及废旧工业设备和材料,例如大水泥管、水泥船与水泥柱等,设计目的在于锻炼儿童的大肌肉运动,但安全性仍然不强。
    20世纪40年代,借鉴于丹麦哥本哈根的奇遇式游戏场地,设计开始提倡与自然接触,并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场地为儿童提供可移动的器具、材料或半成品材料,以利于开展各种自然活动,如建城堡、造小屋、种植、爬树、挖洞、挖水沟、饲养小动物等。材料的丰富虽利于儿童使用,但场地难免显得杂乱。
    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城市改造运动推动了有关游戏场地新观念的形成。艺术家、建筑设计师、娱乐行家、教育家及游戏设备制造商的观点,均影响着游戏场地的设计。设计师开始把游戏场地作为一种环境以及总体环境的一部分来考虑。并于1957年联合国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表明对儿童游戏场地建设的重视。
    1961年,“国际游戏协会”讨论了促进儿童游戏场地的发展问题。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早期,游戏场地的外形最终发生快速的变化。沙、水、鹅卵石、原木、水泥制品以及粗糙的表面成为游戏场的主要材料,并用于建造雕塑、土丘、隧道、斜坡等。同时,由查德·丹纳和M·保罗·弗里德博格提倡的“柱子+平台”的组合概念被广泛接受。然而,由野口勇和路易·康设计的儿童活动场地,形式抽象且鼓励刺激和探险,在当时引起激烈的争论而被迫搁置。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许多户外游乐设施为这种游戏场地专门设计了多种游戏设施。它一般由厂家生产的游戏设备和一些废旧材料结合而成,如电线杆、枕木、轮胎及电缆木盘等,希望引导儿童开展一些创造性的游戏。漂亮的外观、低廉的造价、较高的安全性能、便利的来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广泛的认可。然而,过多地信任于游戏器械的作用,让人们忽视了场地的实际意义。20世纪末风靡全球的“麦当劳模式”就是最突出的例子,这种“让大人放心”又便于复制的模式,不能展示和传递自然的信息,也不利于儿童的发展和游戏的开展,永远无法取代场地的存在。但其持续至今且随处可见的无奈事实,令人叹息。 
     随着时间的考验,目前的儿童游戏场地逐渐暴露出诸多不足,儿童也越来越不满足于一陈不变的环境,独特创新的设计和充满幻想的空间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上海怡健游乐认为给孩子们提供一片可以尽情玩耍、想象、创造、探险的乐土的同时,提倡个性的培养,成为目前设计师们的主要目标。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

电话/微信同号